一、引言

沈阳市是一座我国闻名的工业城市,工业经济一直是这里最鲜明的符号。改革开放后,沈阳市工业因产能落后,也经历了一段似乎凤凰涅槃般的阵痛,此时,国家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又使沈阳市工业浴火重生,经过转型升级,再现勃勃生机。2009年,沈阳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机遇,依托沈阳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做出了建设现代建筑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的战略部署。2011年沈阳市成为全国首个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以来,坚持“一手抓市场,一手抓产业”,在技术水平、政策扶持、市场培育、应用领域、引进企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先行表率作用。今年4月20日,沈阳在全国率先通过了住建部组织的专家组评审,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沈阳市通过产业园建设、政府工程项目引导、政策鼓励支持,以工程建设市场化为引领,完善技术标准,形成产业化工程项目应用与配套产业链建设良性互动,实现了现代建筑产品应用与装备制造协调发展。

重庆市现代建筑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也与先进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现代建筑产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建筑业的未来。我们起步晚,但不应差距太大,要在学习中提高认识,了解中完善自我,合作中随势提高,从而在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大潮中占据有利位置。为此,2022世界杯投注2014年10月组成28人考察团,赴沈阳市进行了三天学习考察。考察团由市建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祁仁俊、副会长喻上沛带队,团员由市建协部分工作人员、市城乡建委建管处同志、质监总站同志、部分区县建协领导、部分企业负责人组成。
辽宁省建筑业协会对此次考察非常重视,进行了周到细致的安排。辽宁省建筑业协会会长范越林及副会长兼秘书长孟宝良、原会长现顾问李世永、副秘书长杨哲全程陪同,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管理办公室张岩副主作全程介绍讲解。
二、政府推动,政策支持
据范越林会长和张岩副主任介绍,2009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减弱,用工大户建筑业面临的压力日益明显,再加上传统建筑业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工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辽宁省建设厅和沈阳市委、市政府较早地认识到,建筑产业化是建筑业发展必由之路。
2009年,沈阳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现代建筑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战略部署。2011年10月,沈阳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沈阳市建委《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通知确定了三大工作目标:1、实现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沈阳市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开工面积2011年达到150万平方米以上,2013年达到500万平方米以上,2015年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单体建筑预制装配化率达到30%。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沈阳市得到大规模应用,单体建筑预制装配化率达到60%。2、推进国家级现代建筑产业化基地建设和以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为主导的产业园建设。2015年,形成一批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集群,形成2—3个国家及现代建筑产业化基地。3、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到2015年,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多模式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形成良性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格局。
通知要求积极推进工程建设:1、在具备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条件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政府投资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建设。对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动迁安置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所增加的成本计入项目建设成本。2、在沈阳市城市重点区内,具备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建设,在项目土地出让公告中予以明确,并将预制装配化率、全装修面积比例等内容加入土地出让条件。3、除上述两条规定内容以外的、主动申请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开发建设项目,给予一定数量的建筑面积奖励;对开发建设单位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辟绿色通道等服务支持;适当上调现行普通住房价格界定标准,享受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

通知强调大力支持企业发展:1、鼓励现代建筑产业化生产企业在沈阳市投资新建、扩建工厂,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一站式审批、开辟绿色通道等服务支持,并将具有专利和成套现代建筑产业化技术的生产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范畴。2、对进入沈阳市的现代建筑产业项目用地,在使用年度农用地指标时,经市政府同意后可给予政策支持;对租用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区内标准化厂房的现代建筑产业化企业,铁西区政府给予2年以上的租金补贴。3、利用市政府现行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各类扶持政策,采取财政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优先扶持现代建筑产业,鼓励现代建筑产业重大项目争取国家有关专项资金支持。4、对具有专利或成套现代建筑产业化技术体系的企业,可按构件定额价格的10%收取专项技术使用费,用于设计、技术咨询、施工现场指导工作。5、培育现代建筑产业化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大型企业集群和大型现代建筑产业集团。
经过两年半的实践,沈阳市的现代建筑产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2014年4月,沈阳市政府办公厅又出台了《沈阳市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主要是加大市、区两级政府投资项目采用现代建筑产业化技术应用力度,在全市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全市推广商品住宅全装修。

沈阳市还重视强化工程监管与服。2011年,沈阳市城乡建委等5家单位发出《关于印发沈阳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暂行办法的通知》;2013年,沈阳市城乡建委等6家单位发出《关于推动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工程建设的通知》,沈阳市城乡建委发出《关于印发沈阳市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加强沈阳市商品住宅全装修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
辽宁省积极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2011年到2013年,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了《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技术规程》、《装配整体式建筑设备与电气技术规程》、《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构件生产和施工技术规程》、《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沈阳市居住建筑全装修技术规程》、《装配式夹芯隔墙技术规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

沈阳市又提出了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新的工作目标:通过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把沈阳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最大、具备强大竞争能力的现代建筑产业基地,国内最大的现代建筑产品、建筑装商贸物流中心,建筑产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科研、设计、制造中心和世界知名的现代建筑产业之都。到2017年,实现全市50%以上的建筑工程采用现代建筑产业化方式建设,装配化率达到30%以上,整体厨卫等全装修方式大规模应用,装配式市政建筑产品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现代建筑产业化技术应用体系。具体的做法是:建设现代建筑产业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建筑产业装备制造基地;推进现代建筑产业科技研发中心、现代建筑产业工程检测中心、现代建筑产业技术培训中心;完善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浑南现代建筑产业园、沈北亚泰现代建筑产业园、法库陶瓷产业园;强化市场培育体系、产业配套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工程监管体系、政策扶持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发展,加快现代建筑产业化工程建设市场化,建设科技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培训推广中心,全面建设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沈阳市城乡建委成立了现代建筑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分别是综合协调组、市场应用推进组、产业配套推进组、科技支撑推进组、项目管理推进组,由各组分头推进相关工作,由现代建筑产业化办公室统筹协调,形成两级工作体系,探索形成适应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支持政策。
三、引进优势企业,采用先进技术

沈阳市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引进优势企业工作,认为只有通过优势企业和先进技术引领,才能产生示范效应,才能推动本市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赶上现代建筑产业化浪潮。国外或省优秀企业如鹿岛建设公司、积水住宅公司、宇辉集团、亚泰集团、长沙远大住工公司、中南建设集团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
这次考察团主要参观了江苏中南建设(沈阳)建筑产业基地和日资企业积水好施新型建材沈阳有限公司建设钢结构住宅的生产工厂。
江苏中南建设(沈

阳)建筑产业基地位于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建筑产业园内,总占地面积800亩,计划投资18亿元。其中一期项目占地面积225亩,总投资5亿元,年设计产量100万平方米,年产值超10亿元。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简称NPC技术)在国内是项全新的技术,它将采取工厂机械化生产、现场装配的形式进行建筑施工。与目前国内的现场施工浇注、施工的工艺相比,它具有减少施工现场污染、降低噪音、环保、节能、节省大量人工、料0020具、缩短施工工期、缩减施工成本的特点。

积水住宅是日本著名建筑公司,是日本实行住宅产业化的先驱者,至今已经成立51年,总部位于日本大阪。2011年1月,积水住宅总投资1.55亿美元、注册资本7200万美元的积水好施新型建材沈阳有限公司正式注册。经过一年的建设,2012年2月,这个项目正式竣工,年产值将达到24亿元人民币,形成年产7000万平方米工业化住宅的生产能力,成为第一个真正进军中国的日本工业化住宅系统的生产工厂。积水公司为了生产符合现代化工业化住宅要求的高强度、高精密度的优质建材,他们引入了40台高技能机器人,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品质管理系统。在这种体系下,他们可以生产出与日本国内同样品质的材料。同时生产外部和室内装修材料。产品不仅仅包括钢结构部材、还与室内装修板材、内部装修用设备等厂商合作,在工厂内形成一条龙式生产线,以便能够提供高品质住宅用的主要材料。工厂显得干净整洁。

四、培育本地企业,站在时代前沿

沈阳市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培育本地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大型企业集群和大型现代建筑产业集团,他们重点扶持日沈阳远大集团、沈阳骊住公司、沈阳兆寰公司、盛西尔集团、沈阳万融公司等优势企业纷纷随势崛起。这次考察团重点参观了沈阳万融现代建筑产业有限公司浑南现代建筑产业园和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万融现代建筑产业有限公司由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和辽宁三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注册资本22159万元。万融产业集团承建的浑南现代建筑产业园项目占地2平方公里,分5个板块。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总投资6亿元,厂房建设7万平方米,主要产品为建筑用PC构件、地铁管片、高性能道路硬覆盖制品、市政构件、轨枕、商品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节能门窗系统、建筑用精密模具等。2013年12月,沈阳万融现代建筑产业有限公司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为适应国家
建筑工业化发展而成立的一家高科技企业,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专注于建筑工业化的团队,卫德住工科技掌握从前期的工艺规划、工厂建设到PC产品的深化设计、生产、安装的全套技术,并为客户提供建筑工业化全套解决方案。2007年开始与万科合作研发建筑工业化相关技术,并完成第一个
装配整体式建筑(万科金域蓝湾27#楼),后陆续参与建设的项目有万科城、万科春河里、沈阳凤凰新城保障房、沈阳惠生保障房等。2012年,公司独立运营,从亚泰集团沈阳PC工厂开始,截止到2013年底,为包括中国中铁集团、天津住宅集团、西安建工集团、北京市政路桥集团等14家PC工厂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并为山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广西柳州市、中国水泥和混凝土制品协会等做过建筑工业化方面的诸多培训。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团队,参与编写或审核的国家标准有《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地方标准有辽宁省《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构件生产和施工技术规范》、吉林省《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居住建筑技术规程》等。公司拥有丰富的装配整体式项目实施和PC工厂建设运营业绩,是国内这个产业最早期的参与者和研发者之一。
五、参观装配楼盘,感受全新生活
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产品全面推进,万科春河里、万科金域蓝湾、中南世纪城、亚泰城、积水裕沁府、积水住宅小区、地铁丽水新城等通过装配化施工,提高品质,保证了质量,更加绿色、低碳、环保。这次考察团只参观了万科春河里和积水住宅产业化样板间。
万科春河里项目坐落于沈阳市沈河、和平区交界,项目占地近8.1万平米,总建筑面积43.2万平。万科春河项目,是沈阳市第一批建筑产业化示范项目,采用日本鹿岛装配式建筑的先进技术,运用建筑预制构件组装房屋,就是按照建筑物得实际尺寸进行设计,提前在工厂里制作建设部件,例如立柱、横梁、框架等,运到施工现场后,吊装到位,用套筒灌浆等专用技术连接固定,像搭积木一样将房屋搭建起来。这种组装房的优点是工期短,综合效率最低可以提高30%,同时解决工地散装水泥、施工噪声污染等问题,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并可以改变北方冬季不能进行土建施工的传统。
通过参观积水住宅产业化样板间,考察团成员不仅能够体验有52年历史之久的积水住宅的高超建筑技术和品质,还可以感受以人为本而设计建设的“理想住宅”。在样板间内,最切深的感受就是智能化、人性化和极高品质,每个细节都是那么周到和精致,突破了人们对优质房屋的一切想象,不仅感叹,生活原来可以这样。
六、对重庆市发展现代建筑产业化几条建议
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一是具有绿色、低碳、环保和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显著特点,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建筑工业化是大势所趋,专业、标准、高效的工厂化建筑生产,必将取代现在的现场施工模式。重庆市建筑业在现代建筑产业化大潮中一定不能落伍,要跟上时代步伐,保证可持续发展。由于时间较短,这次考察只能属于蜻蜓点水,虽了解不深,但印象深刻,为此,市建筑业协会根据考察体会提出如下建议:
1、2015年初适时举办渝辽两省市现代建筑产业化高峰论坛。
邀请沈阳市城乡建委现代建筑产业化管理办公室的领导,辽宁省建筑业协会、沈阳市有成就的现代建筑产业化企业负责人、国内钱有关专家来渝和重庆相关部门领导和大型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介绍经验及心得体会。
2、引进大型现代建筑产业化企业来渝建厂,助推重庆现代建筑产业化。
积极推动国内外大型现代建筑产业化企业来渝建产业化基地或与重庆市建筑企业合作建厂。只有大胆开放,积极引进,才能引发本市企业危机意识,才能积极进取,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重庆现代建筑产业化快速发展。
3、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建筑产业化支持力度。
在重庆建立现代建筑产业化基地初期,由投资较大,市场不成熟,企业经营可能出现困难。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也就是说,企业在自我“造血”功能不完备时,政府要在一定时间给予“输血”,并提供一站式服务,提供绿色通道,保证其生存和发展。